
看完上一篇為什麼要投資後,已經知道投資的意義,但是要如何開始投資呢?投資工具有那麼多種,哪一個會比較好?這篇文章整理了你心中可能出現的幾種投資工具,再將基金與常見的投資台灣個股做比較,並且說明為什麼基金可能是比較適合你的選擇。
台灣常見的投資工具
儲蓄型保險 | 股票 | 基金 | 房地產 | |
特點 | 保險公司在某期間過後,提供固定或浮動利率 | 參與企業成長 | 購入一籃子資產(股債或另類、實體資產) | 持有房屋或土地,如果價格上漲可以獲利 |
優點 | 1. 風險非常小 2. 分期繳可以強迫儲蓄 | 1. 能對抗通膨 2. 流動性高 | 1. 投資機制多元 2. 流動性高 3. 有助分散投資 | 1. 心理上滿足感 2. 可以對抗通膨 3. 透過繳房貸強迫儲蓄 |
缺點 | 1. 預期報酬率低 2. 起投門檻較高 3. 流動性差 4. 沒有對抗通膨的能力 | 股價有漲有跌,不確定性最高 | 基金持有的底層資產有漲有跌,帶來不確定性 | 1. 起投門檻超高 2. 流動性最差 |
資料來源:「鉅亨買基金」整理,2020/2。
基金是什麼?
基金就是一群人各自拿出錢放進集合帳戶,透過投資人所信賴的基金經理人、策略或機制,買進一大包資產的投資工具。這一包資產可能包含貨幣、債券、股票或實體資產(像房地產、廠房等等),所以不同基金的風險可以很低、也可以很高。
為了達成這樣的受託流程,基金的發行公司與管理人會從受託總資產中收取費用,來支付行政費用、交易費用、經理人與研究費用等等的,每年大約收取0.5% ~2.5% 不等。
基金包含各類資產,風險報酬也有所不同
資料來源:「鉅亨買基金」整理,2020/2。
基金投資的好處
1. 進入門檻低:基金公司會僱用專家來挑選標的,省去自己做研究的時間,只要決定想投資的方向,並學會挑基金的方法,就可以懶人投資,不用去管買、賣點和緊盯個股新聞。
2. 起投金額低:因為集合了群眾的錢,所以每個人的最低投資額就降低了,3 千元就可以開始投資,不用再等存到頭期款才能投資房地產,也有機會參與平常只開放給機構法人投資的標的。
3. 多種資產一次管理:基金可以投資的範圍很廣,而且選擇很多(目前台灣核備可銷售的基金有2,212檔(主級別,截至2020/2/13)),你一定可以從中挑選到想要的標的,並且只需要透過一個基金帳戶,輕鬆管理台股、美股、債券、房地產、主題投資等等的不同標的。
4. 方便管理現金流:這點好處常被忽略。透過投資個股領到的息通常不固定,而且每年、季才會拿到,基金則有許多配息方式,你可以選擇每月配息或配息固定的基金。
基金與投資台灣個股的比較
台灣個股 | 基金 | |
進入門檻 | 起投金額比較高,也需要花比較多的時間研究 | 起投金額較低,有專業經理人替你研究看盤 |
單一公司風險 | 有 | 較分散 |
投資方法 | 僅可以單筆買進 | 單筆或定時定額 |
領息方式 | 看公司股利政策,每年配息不同,需看當年營收狀況 | 基金公司會將投資賺得的錢和領到的股息債息重作分配,依配息頻率和方法不同推出不同選擇 |
資料來源:「鉅亨買基金」整理,2020/2。
基金是分散投資的最佳選擇
整體投資市場是由許多單一的公司所共同組成,每間公司會面臨不同的獨特風險,像員工罷工、供應鏈出問題、法規調整等,而這些風險通常難被預測,而且影響甚大,好在當持有的證券數越多,單一公司風險對投資組合的衝擊越小。當每個單一風險小到可以被忽略的時候,投資人就僅剩下面對整體市場的風險,如景氣好壞、市場投資情緒等。
那要多分散比較好呢?根據研究,當一個投資組合持有彼此相關性低的證券超過30檔的時候,幾乎可以降低大部分的非整體市場風險。然而,想靠自己去管理超過30檔的證券其實不容易,但是基金通常持有超過數十檔至上千檔的證券,這時選擇基金就是非常好分散風險的選擇。
持有的證券數目與非整體市場風險的關係成反比
資料來源: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1972/2,「鉅亨買基金」整理。
鉅亨投資重點摘要
投資工具百百種,基金最廣也最容易上手
投資工具並沒有所謂的好壞,而是因應不同的財務理財需求有比較適合的工具。保障型的保險可以分散人身、財務風險,而儲蓄型保險可以保本,但流動性、報酬率很低。其它像是個股、房地產、期貨等等的工具,雖然可能能帶來不錯的報酬,但風險較集中,如果要做到足夠分散又不增加管理的難度,基金是大部分人開啟投資的好選擇。
鉅亨精選基金
基金報告書 | 申購 |
駿利亨德森平衡基金A美元累計(本基金配息政策可能致配息來源為本金) | 申購 |
摩根士丹利環球機會基金A | 申購 |
PIMCO多元收益債券基金-E級類別(累積股份)(本基金有相當比重投資於非投資等級之高風險債券且基金之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 | 申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