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高手》恐慌裡,大家都忘了價值

恐慌裡,大家都忘了價值

 

文:鉅亨買基金總經理 張榮仁

 

白圭,是戰國時期的洛陽人,當時著名的大商人,他從事的是農副產品的貿易。有「商祖」之譽的白圭,經商之道並不複雜,用八個字就能概括─「人棄我取,人取我與」。

用白話文解釋,就是「人家不想要的,我來拿;大家搶著要的,我就賣給你」。

這套簡單的商業理論給白圭帶來了大量的財富。

 

新興市場債的豬羊變色

近期的金融市場中,新興市場債券似乎成了過街老鼠,報紙上都是負面新聞,過去這個最受歡迎的產品,瞬間成了燙手山芋。

在「人棄」之際,你要不要「我取」呢?我認為這波新興市場債的風波,來自於美國通貨膨脹率飆升,並迫使聯準會快速升息與美元升值所導致。面對這個危機,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也不是傻瓜,沒人要坐在那裡不動,等著持有債券價格下跌。事實上,新興市場債券基金在違約風險較低的亞洲國家配置比重,從去年第三季開始就逐步增加,就算高通膨與貨幣貶值導致部分國家債務違約,大多數新興市場債券基金應該可以避過這個風暴。

更何況,很多投資人沒有留意到的是,美元升值對新興市場各區域帶來的衝擊大不相同。大部分外匯儲備較不足且通膨容易失控的國家都分布在拉丁美洲、非洲與南亞等區域,而常見的亞洲國家則擁有龐大外匯儲備與通膨較低的優勢,近期債券價格下跌反而提供好的進場點。因此,不能只看到美元的升值,就一竿子打翻不少基本面並不差的新興市場債券市場。

從這點來,請問你是否應該考慮,在此一時機,進場「我取」了呢?

 

美元漲,新興市場全遭殃?

說到新興市場債,剛好也藉這機會談一下。很多人都以為,新興市場都是基本面較差的脆弱國家,因此,只要聽到些許風吹草動,就急著想出清手上的新興市場債券基金,但真的該這樣嗎?

新興市場大致可分為亞洲、拉丁美洲、東歐與非洲四大區域,其中亞洲2015年以來平均與今年通貨膨脹率預估值分別為2.2%與2.8%,遠低於其他各區域(這也是為何亞洲國家潛在貨幣貶值空間較小的原因)。另外,無論是失業率、經常帳餘額佔GDP或是預算餘額佔GDP,亞洲也都優於其他新興市場區域。因此,下次再看到某個國家破產或是新興市場的壞消息時,應該先看看所持有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的投資國家或區域組成,而不是膝反射般的直接賣出。

同屬新興市場,基本面大不同

資料來源:Bloomberg,「鉅亨買基金」整理;資料日期:2022/8/24。資料僅為歷史數據,不為未來投資獲利之保證,在不同指數走勢、比重與期間下,可能得到不同數據結果

 

市場恐慌時,由於大家身處其中,很難不受市場的情緒牽動,但是,投資人投資的是一大群國家或是公司發行的債券,而不是單一特定國家或區域,因此投資人應該關注的是他所投資的新興市場債券基金到底買了些什麼。

「人棄我取,人取我與」是白圭偉大的智慧,方法不複雜,但很多時候,就是太簡單,卻容易讓複雜的市場所遺忘;所以不管股市暴跌或暴漲,聰明的投資人都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最好是沏壺茶,仔細想想這些公司/國家/基金的投資價值,必要時上網或打個電話去了解一下基金的投資內容,避免錯殺忠良,也避免砍掉了自己前景光明的獲利機會!

(更多資訊請參考官網:https://blog.anuefund.com/category/invest-method/master/)

anuefund_890x269-2